中国国内出现的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的办学热,家长的择校问题随之而来。
最常见的困惑之一是课程体系之间的比较,最火热的末不过:IB、 A-LEVEL和AP该如何选择?很多家长们对于三者的区别都是一头雾水。
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IB、A-LEVEL、AP三大常规的国际课程。
IB课程
体系
IB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(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,简称IB课程),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为高中生设计的为期两年的课程。
IB课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体系为基础而自成体系,广泛吸收了当代许多发达国家主流课程体系的优点,涵盖了其主要的核心内容。
课程设置
一共分为三个阶段:
- 小学阶段的IBPYP( Primary Years Programme)
- 中学阶段的IBMYP(Middle Years Programme)
- 高中阶段的IBDP(Diploma Programme)
目前IBDP在我国开设的最多,IBDP课程一共分为6个组:
- Group 1 语言与文学研究
- Group 2 语言习得
- Group 3 个人与社会
- Group 4 科学学科
- Group 5 数学
- Group 6 艺术学科
3个核心内容:
- TOK(Theory of Knowledge)知识理论
- ES(Extended Essay)拓展论文
- CAS(Creativity, Activity, Service)社会实践活动
考试信息
IB采用7分制,也就是每一门科目总分7分,其中4分是及格分,加上每个1分的TOK, EE, CAS,一共是45分。24分是及格分 低于24分就拿不到IB文凭,一般得到36分及以上,就可以申请到很好的大学。
优势
1.被大学录取的成功率更高
研究数据表明,学习IB课程的学生要比其他教育系统的学生更容易被世界TOP知名院校入取,并且他们在大学里的成绩也比其他学历的学生更高、更稳定。从而使您的孩子获得更好的工作前景和机会。
2.进入大学后的表现一般也优于其它学生
IB课程的三大核心要求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、行动力、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辩证性思维,这使得学生在进入大学后,无论是行动上还是思维上,都优于其他学生。
3.其标准符合国际教育和教学的最佳实践要求
CAS活动里,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有着一定要求,这一要求同时也符合国际教育和教学的理念。
A-level
体系
Alevel课程,是英国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,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广泛采用的基础教育体制,全球现有160多个国家的11000多所正规大学所认可Alevel课程。
每年有500多万学生参加Alevel考试,学生凭证书可直接进入各国大学的大学一年级学习(包括剑桥、牛津、哈佛、耶鲁等世界知名院校)。
课程设置
Alevel课程学制是2年,学生在上完IGCSE课程(年龄相当于中国的高一)后继续2年Alevel才能申请大学。而 IGCSE课程,它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初中课程,在英国如果不准备上大学的学生学完两年的IGCSE直接就去读职业技术学校了。
IGCSE课程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成熟的体系,最好的初中课程。学生学完IGCSE课程能够很好的衔接Alevel。
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课,一般选择3-4门课程,像中国学生大多数会选理科的科目,因为这是中国学生比较擅长的科目。
对于多数孩子来说,Alevel比较好驾驭,也更容易突出自己的特长,有利于争取offer。所以Alevel课程被称作“应试洋高考”。
Alevel第一年一般要求学习四门科目,第二年减为三门,当然这是最低要求,如果学生有能力可以多学几门,对申请大学也是很有帮助的。
考试信息
Alevel还会有不同的考试局,相当于我们中国有不同的省可以自己命题,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考试局。
在中国多数是CIE和EDEXCEL这两个考试局。其中CIE是公认的最难的。有些学校甚至在不同的科目上选择不同的考试局,但每一个考试局的成绩都被认可。
Alevel课程的学生两年要考两次试,第一年还有一次补考的机会。
Alevel的考试根据不同科目会有不同的paper,例如科学类会有三个paper,第一个paper为选择题,第二个为问答题,第三个为实验题。
但不论是有几个paper,最后也会根据百分比折算成A*、A、B等。
优势
1.世界知名院校的通行证
考试成绩受到世界160多个国家数千所大学的认可,毕业后学生可赴美、英、澳、加、欧亚等多个国家任何一所大学就读。
2.权威课程、国际认可
Alevel作为国际课本程体系之一,受众广,深具权威,英联邦国家大学均认可其成绩。只要是Alevel成绩好的话,就可以直接申请英国名牌大学。
3.学习时间短、课程设置合理
学习Alevel时间短,在学校花费1-2年时间。如上文所言,与国内单纯地将科目分为文理科,并要求学生必须二选一不同。Alevel课程由70多门课组成,学生只要选修其中的3-4门课即可。
AP课程
体系
AP全称Advanced Placement,美国大学先修课程,是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的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,目的是给一些优秀的学生提前学习大学课程,得到一定的成绩后可获得大学学分的机会。
课程设置
AP课程目前有38门科目可以选择,课程难度相当于美国大学入门课程水平,比普通高中的课程难度要大一些。
选择AP课程,切记不要一味的选择“容易过”的科目,而是找到真正适合的科目。
一是自己是否感兴趣,对大学学业是否有帮助;二是从申请角度上来讲,选择更能展现竞争力的学科;三是根据今后的职业发展,选择专业性更强的学科。
考试信息
AP考试每年5月举行,一般是12月-1月开始报名。
AP考试的成绩为5分制,满分5分为极其优秀,4分为优秀,3分为合格。
一般3分以上的成绩即可被大多数大学接受,并且在今后上大学时折抵多至一学年的大学学分。少数顶尖大学如哈佛等,要求4分或5分才能折抵大学学分。
优势
1.申请大学时具有一定的优势
美国大学把学生在AP考试中的表现,作为衡量其是否能够胜任大学学习的重要依据,所以在语言考试、SAT/ACT考试,文书写作等等都安排好的前提下,我们建议大家尽可能的去考AP课程,这样被名校录取的可能性更大。
目前,已有40多个国家的近3600所大学承认AP学分为其入学参考标准和该项考试为考生增添的大学学分,其中包括哈佛、耶鲁、牛津、剑桥、帝国理工等世界名牌大学。
英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国也将此作为发放奖学金的主要条件之一。
2.获得大学学分,节省学费
提早选修更高级的课程或跳级,提前毕业,节省大学学费。选修的AP课程越多,免修的大学课程也就越多,可以节省不少学费。
3.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证明
AP课程与大学相关专业的联系很紧密,AP考试成绩也能体现出学生所具有的学习能力、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未来规划。而从性质上来说,AP确实是大学课程,难度都会比高中课程大,所以选修AP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证明。
三大体系区别
选课的灵活度
首先做个比喻,引导读者快速入门。三种课程,就如同我们用餐的选择。餐馆的菜单上存在两种点菜方式:一种是单点,即你喜欢什么点什么。喜欢辣的就点辣的,喜欢油炸的就点偏油炸的。第二种是套餐,因此其中必然有你喜欢的,也有你不喜欢的。
AP属于前者,少则,你可以上一门AP; 多则,你可以上10门AP, 任由自己选择。就AP课,中国学生往往选择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等,毕竟AP英文文学或者AP美国历史对语言要求偏高;IB属于后者,它是个套餐,即你不能挑食,不能只吃辣的或者甜的,因此学生必须文理兼修。那么A-LEVEL又如何?来自英国的剑桥课程处于两者之间,它可以自由选择,但不能只选一门,至少是三门以上。在中国,学生往往还是选择数、理、商科为主。
“IB的课程是否偏文科”这个问题,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之所以有这个困惑,是因为AP和A-Level在中国落地,必须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,因此提供理科为主的课程乃接地气之举。但是IB是套餐,不能任由学生只挑自己擅长的。如果三者是体育竞技,那么IB的优秀种子必须是全能型的,而AP或者A-Level的优等生则是单项或者几项的冠军。因此选课的灵活度就是三者之间的区别之一。
培养学生的过程不同
从表面上看,IB与AP和A-LEVEL都由科目组成,如数学、科学、语言、社会学等等,但是IB侧重conceptual learning(概念性学习) ,后两者则侧重factuallearning(知识性学习)。
什么意思呢?举个例子,比如我们同样在教授物理课的浮力变化。知识性学习模式会讨论浮力是什么,影响浮力的因素,如何测量浮力等等。这些属于知识点,将来会出现在考卷上。但是IB在这个基础之上,会上升到概念层面,比如“浮力” 和“变化”在个人生活中如何存在?跟学生个人的生活有何种联系?这就涉及到概念了,并非知识点的或事实性的学习。这种方式的学习迫使学生跨出科目本身的框架去学习,超越了科目自身的知识点。这是具体科目在教学过程中的差异,属于微观层面的不同。
作为一个课程体系来讲,即宏观层面,三者也存在不同。IBDP(高中阶段的IB) 的最大的亮点是它有一门TOK(Theory of Knowledge)的课程,简单翻译为“知识的理论”。这门课更多像一门哲学性质的课,学生会一起讨论和探索学习;它不受制于任何一门学科,且超出了任何一门学科。
高中最后一年,要花整年的时间去撰写长达三千字,原创型研究式的论文,要求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吸收者,而是知识的创造者。这又是IB跟AP和A-LEVEL 在教学过程中的另外一大差异,属于宏观层面的不同。
培养目标和结果不同
既然教学的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化,那么最终的目标也自然有别。
如果说中国公立学校的教学是通过题海战术,熟能生巧的方式,帮助学生记忆答案,那么AP和A-LEVEL则是通过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寻找答案;而IBDP不仅仅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寻找答案,而且通过对学习和知识本身进行反思训练学生学会提出自己问题。
比喻:一位修车技工只能换汽车轮胎,倘若车门或车灯坏了,解决不了,那么他属于记忆答案型技工。另外一位能够娴熟地修理任何一辆损坏的轿车,那么他是一位学会了找答案的工人。“损坏的轿车”是别人抛给他的问题,“修理” 是他找答案的过程。
第三位不仅仅对汽车构架了如指掌,会修车,同时又会琢磨:“我如何能够制造一辆可以自我修理的汽车?”那么这位就是一位会提问的人才。这个问题是属于他自己的,那么寻找答案的过程就变成了他的私事。这样的人具有自己的观察角度,寻找答案不是为了别人,而是为了自己,学习的驱动力来自内心(如好奇心)--那么这不就是我们想要培养的“创新型人才”吗?
教育的最终结果:记忆答案,依赖记忆完成任务 VS学会寻找答案,解决别人的问题VS学会提出自己问题,创造新的知识---这就是IB,AP, A-LEVEL和中国公立教育的另外一大本质区别。
这样对比IB含金量会更高,但也说明了他难度大,难度大会对两种人群有高难度要求:
一个是学生,如考验学生花一年的时间,写出3000字或者更长的英文论文。这种论文可能令中国的研究生也为难的“原创型论文”,对学生来的挑战极大。
另一个是对老师的要求高,一旦设立IB课程,你必须要把套餐里面涉及到的老师以及配备的资源都要准备到位。从办学的角度来讲,学校的资源投入是非常大的。
反观AP,我只要找一个老师就可以开设起来,所以从学校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角度来讲,当然AP的容易程度最低,IB最高。
所以高含金量的IB课程是把双刃剑,不是所有的学生或者学校仅仅依靠热情就能驾驭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