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-LEVEL 比 IB 课程更灵活。
选择 A-Level 的学生可以从七十多门课程中选取三到四门进行学习,没有领域和必修的限制。因此,文科好的学生可以只选择文科课程,只要是罗素集团列出的“Facilitating Subjects”课程均在选择之列,比如选择历史、地理和英语,而完全不用选理科。
这一点使得学生在应试上可以更好的扬长避短,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。而 IB 课程则用必修的六大学科板块硬性覆盖了人文、艺术和科学类,文科、理科都是必修类目,某种程度上强制规划了学生的全面发展:不能偏科,什么都要学。虽然难度增加,但这对训练学生形成均衡的的思维模式很有助益。
其次,A-LEVEL 比 IB 考试接受范围稍广。
前面说到,两者的考试成绩都是广受承认的。但相对而言 A-Level 课程目前已经被全世界160多个国家上千所大学认可,包括牛津、剑桥、哈佛、耶鲁等世界级名校。
而 IB 课程具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及教材,统一的评卷,对全球的学生一视同仁,为 140 多个国家认可,包括英、美、加、澳等留学热门国。只是 A-Level 源于英国,相对更具英国特色,是英国大多数高中生选择的课程,而 IB 则没有这种特色。
最后,IB 课程比 A-LEVEL 更难学。
IB 课程在设计之初就有通过率的指标,这对学生就是无形的压力;而 A-Level 不设通过率,现实中也几乎是全部通过。IB 不仅需要学生学习六门课程,还要求学生完成课外创新活动、撰写调研论文等等,这些不论对于语言还是学习和活动能力,要求都是很高的,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说更是短肋所在。
因而中国学生想要在 IB 获得高的分数,就需要付出格外多的努力——IB 的含金量很大,挑战也很大。但话说回来,由于近几年参加 A-Level 考试的人很多,努力刷分者也大有人在,比如想要申请牛津和剑桥这样的顶尖大学,需要不断考试,刷出理想的成绩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。强中更有强中手,A-Level 学生的压力也是不小的。
简而言之,英国大学对这两种学历都承认。虽然A Level考试可能在英国学校更常见,但英国大学更偏向于IB文凭,因为它进行深度研究,发展独立研究技能而且学术严谨。
欧洲和美国的大学将目光投向更远方,也都承认这两种学历。